Skip to content
Home | 幣安用戶遭本港銀行取消戶口

幣安用戶遭本港銀行取消戶口

本港擬發牌監管加密幣交易的法例仍在審議之際,香港銀行疑已偷步出手打擊使用「轉數快」或網銀轉帳買賣加密幣的散戶。近月陸續有散戶訴苦,指使用幣安等交易所的「C2C平台」去買賣加密幣包括穩定幣時,疑因使用了銀行的過數服務,結果遭「秋後轉帳」,事後被銀行要求解釋轉帳涉及何事,甚至遭取消銀行戶口。

據悉,部分遭查問的交易金額僅約 5 萬港元,疑出手禁客戶使用銀行戶口買賣加密幣的包括中銀、眾安銀行(ZA BANK)及其他銀行。若情況惡化,令人關注香港散戶存放在幣安(Binance)等海外大型加密幣交易所的加密幣,日後恐很難套現及兌回港元。香港散戶最後或只能改用「面對面」高風險交易模式,但卻易招賊人埋伏搶劫。

眾安銀行發言人回應指:「作為香港持牌銀行,ZA Bank(眾安銀行) 一直按本地法規及監管機構指引訂立客戶盡職審查政策,並持續監察和評估客戶使用賬戶的情況。若懷疑戶口有異常,又或客戶未能配合銀行要求提供所須的相關資料,ZA Bank 將因應情況採取合適的風險緩減措施。ZA Bank 在進行有關審查的過程中,會與客戶保持良好溝通。若客戶有任何意見,可以隨時向我們反映,我們會按實際情況跟進。」

幣安發言人則回應指,每個個案的狀況不同,故無法就整體情況發表評論。但是幣安建議用戶應主動聯繫銀行,查詢帳戶遭凍結的原因;若確認為通過幣安平台所涉及加密資產的交易,用戶可聯繫到官方客服人員查詢個人帳戶問題。至於幣安 C2C 用戶應如何避免銀行戶口遭凍結?幣安回應指由於加密資產的交易具有一定風險性,用戶應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及風險承擔能力,幣安無法提供任何財務建議。

有銀行及按揭業界人士則警告,香港對加密幣的監管問題快會完成立法,故在此敏感時刻,有物業仍在按揭階段的投資者,切勿以供樓的銀行戶口進行任何加密幣交易,否則一旦戶口被凍結或取消,隨時「一身蟻」。輕則每月要花時間去銀行排隊入錢供樓,重則會面臨被銀行「Call Loan」即強制收回按揭貸款的風險,不可不防。

綜合報道及網上討論區的說法,今次的「取消或凍結戶口風波」已出現超過一年,但近月情況疑惡化,事件與日漸流行的「C2C交易平台」有關。事源現時不少銀行或信用卡都不容許客戶直接去買賣加密幣,大型加密幣交易所如「幣安(Binance)」遂透過「C2C交易平台」,方便客戶交易加密幣。

其方法是由幣安負責認證買賣雙方(幣安註冊客戶)的身分證明文件及登記銀行戶口資料,然後賣方可在 C2C 平台出價,以指定價格收購加密幣如Bitcoin、以太幣又或是穩定幣如 USDT(與1美元大致等值)。例如買家欲以 7.9 元的價格,向賣方交易買入 10000 個 USDT 穩定幣(即交易額約 7.9 萬港元),幣安會先扣起賣方戶口上述數額的 USDT,然後買方會以網上銀行或轉數快,把私人銀行戶口的錢轉帳至賣方的私人銀行戶口。故對雙方的銀行而言,並不知道這筆轉帳原來涉及加密幣交易。當過數成功後,買方會通知幣安,幣安隨即會向賣方查詢及確認是否已收到錢。若確認已過數,幣安便會「放行」之前扣起的加密幣(如 USDT),並把加密幣轉移到買家的幣安戶口,交易隨即完成。

當買方購得流通的穩定幣如 USDT,日後便可藉此在幣安平台隨意買賣任何加幣包括 Bitcoin、以太幣或其他,外界難以干預。在整個過程中,幣安的「C2C交易平台」並不沾手金錢的往來。惟隨著 C2C 交易越來越流行,香港銀行陸續調查這些可疑的過賬交易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